行业新闻
这份报告主要讲了VR/MR头显行业的发展情况,重点围绕VST技术、光学方案和显示屏升级,以及相关公司和风险展开,以下是详细介绍:
增长预期:预计到2030年,全球VR头显(含MR头显)出货量有望达到5500万台,2024-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(CAGR)达33.8%。Meta、苹果等海外大厂通过低价策略、高端产品切入不同市场,推动行业增长。比如Meta的Quest3S以低价抢占中端消费级市场,苹果Vision Pro则瞄准高端企业级需求。
竞争格局:行业集中度高,头部厂商优势明显。2024年全球市场中,Meta Quest系列占73%份额,索尼和苹果分别占9%和5%,CR3高达87%。先入局企业在技术专利、供应链和行业标准上有先发优势。
应用场景:C端以娱乐场景为主,占超50%份额;B端在工业制造、医疗、教育等领域潜力大,苹果Vision Pro等产品迭代将推动B端渗透。
技术优势:透视技术是VR头显升级为MR的关键,分为VST(视频透视)和OST(光学透视)。OST未来可能是优选,但当下VST更成熟,适配主流MR头显。VST通过摄像头采集现实画面与虚拟内容叠加,能实现像素级遮挡控制,合成效果逼线度)更大,沉浸感强。
环境数字化重构:通过多传感器采集数据构建三维环境模型,如苹果Vision Pro的12颗摄像头与激光雷达协同工作,12毫秒内处理数据。
虚实边界消融:在环境数字化重构基础上,通过动态语义分割与物理引擎融合,使虚拟物体感知真实环境物理属性,如Meta Quest3的VST系统可识别桌面材质,虚拟水杯水流随桌面倾斜角度变化。
自然交互:强调眼球追踪和手势识别,如Vision Pro用户凝视虚拟按钮触发操作,手部动作“抓取”全息模型,与虚实边界消融相辅相成。
方案优势:Pancake方案通过光路折返设计,使光学模组厚度相比传统菲涅尔透镜减少一半,重量从500-700g降至200-300g,提升佩戴舒适性,且边缘成像质量更好,支持屈光度调节,适合近视用户。
核心工艺与壁垒:膜材制备和镀贴膜是核心工艺,曲面贴膜难度高,目前主要被美日厂商(如3M、旭化成)垄断。国产厂商如三利谱、斯迪克在偏光片、OCA光学胶等领域实现局部突破,但高端膜材仍依赖进口。
市场规模:预计2030年Pancake用偏光片市场规模达82.5亿元,OCA光学胶市场规模达19.3亿元,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4.1%和42.4%。
技术需求:Pancake方案光损高,需搭配高亮度显示屏。Mini LED背光和MicroOLED在亮度、对比度、延迟等参数上优于传统方案,适配VST技术要求。
Mini LED背光:成本优势显著,主打中端消费级市场。2024年渗透率低,预计2030年渗透率超40%,市场规模达66亿元,复合增长率超130%。鸿利智汇是龙头,产品应用于国产超高清MR头显。
MicroOLED:主打高端企业级场景,如手术导航、工业设计,显示精度高(单眼4K,3386PPI),但成本高,索尼垄断全球市场(占87%)。国产厂商如清越科技、视涯科技布局12英寸产线,有望打破垄断。